吳哥窟遺跡(五) —— 「塔普倫寺(Ta Prohm)」
建於1186年的「塔普倫寺(Ta Prohm)」,位於吳哥城東方約一公里的地方,是柬埔寨吳哥遺跡中一座尊奉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古老寺廟。
據說,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他已離世的母親才下令興建的;當年它是一所擁有高僧、祭司、舞女,具有廟宇和修道院雙重功能的神殿。
塔普倫寺位於吳哥遺跡的內圈,婆倆從比粒寺乘搭環保車,約十數分鐘的車程,便來到了這座神秘的古寺廟。
只有在西門才看得見的四面佛佛塔。
穿過佛塔後,我們沿著兩旁被參天大樹包圍的筆直小道一直往前走。
直路上樹種繁多:價值不菲的白皮紅木、花梨木、紫檀木、銅油樹等等…
由紅木制成的垃圾桶。
位於叢林(?)深處的塔普倫寺,四周瀰漫著滿滿未知的神秘感;
激動、翻騰、忐忑、興奮:婆倆都懷著難以遏止的複雜心情,彷彿準備探險般舉步踏進寺內。
塔普倫寺又被當地人稱為「小吳哥窟」;
由大大小小的石頭疊成的石塔,用作祈福,也具有祝福的意思。
據說寺廟的周長、寬原本長達1000米及600米,但在時日磨耗下,寺廟崩落毀損的情況變得相當嚴重,目前只剩下長、寬各為40米及30米的內層圍牆。
看著眼前崩塌得錯落有致的破碎石塊,婆婆不禁聯想到昨天才參觀的「天空之城」崩密列:大家都擁有著這一種獨特的凌亂美。
但說到最讓婆婆印象深刻的,絕對非整座寺廟已和大樹完全融為一體的震撼畫面莫屬 ——
結實雄大的塔普倫寺,被當地人稱為蛇樹的卡波克(Kapok)樹所盤踞,它們粗壯堅硬的根莖,繞過樑柱、探入石縫、盤繞在屋檐上、包裹著門窗;由一顆不起眼的小種子開始,歷經近千年的努力,深穩緊密地盤結綑縛著神廟,讓枝幹堅強有力地向天攀升。
據說,在19世紀中葉法國人發現塔普倫寺之後,由於整座寺廟已被樹根莖幹糾纏盤結在一起,要是強行分開的話便會破壞原來的建築結構,因此修築人員便放棄整修,保持了寺廟原始的模樣;
從而形成了塔普倫寺「林寺一體」的獨特風景與標誌。
走過短短的短廊(?)
頹靡感與古雅感交織的塔普倫寺就像一所被廢棄的伯爵宅邸
被青苔掩蓋得幾乎像被磨平的浮雕。
塔普倫寺是「盜墓者羅拉」的拍攝場景之一,這些地方依舊被保留著。
(一顆顆蛋蛋(?)好可愛>3<
尤其是這裡!!!!
眾遊客圍住了的這裡:是當時主角們在樹上跳下來的電影場景。
(婆婆沒看過電影,只聽導遊口述XD
很有韻味
要是從東門走進來的話,則會經過一道長長迴廊,長廊頂端有成列仙女Apsara的浮雕,透露出飄逸浪漫氣息,因此也有「舞者長廊」的美譽。
塔普倫寺還有一處內室稱為「回音塔」,站在塔裡面某一定點,用力拍胸脯時便會產生宏亮的回音。
(感覺會很痛自虐(被巴)所以老人家就沒有嘗試這「回音」的功能啦XDD
拍景是留紀念,拍人是留倩影
拍哪裡都很適合的「古老梵音」
(原文撰於2018.07.20 https://simpleball.pixnet.net/blog/post/210686451)